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领导之窗 -> 讲话文论
柯城区采取多项措施遏制农民收入下滑势头
      访问次数:

  据统计,柯城区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下降16.1%。面对农民增收难、农民收入下降幅度较大的严峻形势,柯城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在产业提升、培训就业、农村改革、政策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取得初步成效,有效遏制了农民收入下滑的势头。统计显示,二季度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下降4%,与一季度相比收窄12%,农民增收情况有所好转。其主要做法:

  一、全力推进多种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科学实施橘园调改。重点针对不适宜种植柑橘的低洼橘园、易受冻橘园、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地橘园进行规划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粮食、蔬菜、毛竹和小水果等项目。(1)退橘种粮。共涉及7个乡镇、街道,26个村2100余户,退橘种粮面积2326亩。截至目前,土地流转租金、早稻生产管理务工费、早稻收益、各项政府补贴等已累计为农户增收约340余万元。(2)退橘种菜。全区今年新增蔬菜种植面积6355亩,新增种菜农户11499户,平均亩产效益2000余元,新增产值1270余万元。新建成50亩以上蔬菜基地30个,搭建蔬菜钢架大棚230个、毛竹大棚330个。(3)退橘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区政府对退橘后改种小水果、中草药等其他经济作物连片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种植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按实际种植面积每亩150元进行补助,目前全区退橘改种小水果面积1060亩,预计政府补贴14.1万元,试种村民平均每户增收1000-2000元,全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22.86万元。

  二是食用菌产业异军突起。积极扶持食用菌产业,投资建设集菌种培育、冷藏、检测、杀菌、栽培技术培训等多项功能的菌种培育培训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投资200多万元,搭建钢架大棚20个,完成4幢800多平米的接种房建设,各种机械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注重借力发展,今年7月,区政府与福建省龙海市食用菌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该所将帮助柯城区完成全区食用菌产业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可行性运作模式,并计划在三年内建成2个日产5吨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发展规模化袋栽食用菌3000万袋以上,实现全区食用菌年产值超1亿元。

  三是来料加工业蓬勃发展。积极开展来料加工“订单超市”活动,并将“订单超市”向乡(镇)街、村(居)延伸,吸引更多农民参与,进一步壮大来料加工队伍,做到村村有来料加工、村村有经纪人。今年以来,全区已发放来料加工以奖代补资金108万元,涉及单位(企业)、来料加工特色村及个人49人(家)。截止8月底,全区共有来料加工经纪人354人,其中一级经纪人198人,从事来料加工人数34157人,新增7644人,来料加工点258个,发放加工费11342万元,实现人均增收3320.6元。

  四是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档次。坚持扩面和提升相结合,积极开展省、市、区各级农家乐特色村(点)的创建和星级户的评定,进一步发展“托老型”、“城郊型”农家乐,开展采摘游、七里香溪漂流等项目,提升农家乐品位。今年1-8月共发放农家乐休闲旅游体验券15万元,接待游客49.7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1879.2万元,同比增长26%。

  二、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一是大力推进柑橘“三疏一改”。以“三疏一改”为抓手,深入实施柑橘品质提升工程。今年全区柑橘主产乡镇97个村实施柑橘“三疏一改”,其中25个村实施整村推进,72个村连片推进,已疏树面积4万亩,疏除橘树78万株, 涉及农户1.5万户。市、区政府对整体推进“三疏一改”的行政村、合作社,实行“以疏换肥”政策,每亩给予100元的增施有机肥补贴和每亩20元的疏改技术推广补贴,发放有机肥4467吨,折合资金400万元,发放疏改技术推广补贴近100万元。二是积极推广“短平快”畜禽养殖项目。鼓励小户型肉牛、肉羊、白鹅和土蛋鸡养殖,引导畜禽养殖向基地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亿多元,转型发展养殖业农户达到1092户,养殖户人均增收8000元。三是深入实施竹林增效富民工程。按照“山上抓特色,山下抓加工,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思路,合理布局竹木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区已建成15个竹林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3000亩,完成规模200亩以上、亩产超千元的示范基地建设8个。推广竹林增效工程技术,示范基地每度亩平均可增加产值615元,预计基地每亩三年增收1000元,示范户(以人均2亩计)人均三年增收2000元。四是进一步加快鲟鱼产业发展。近年来,该区大力发展“一鱼一产业”——鲟鱼富民产业,引进了大型鲟鱼加工中心和养殖中心,中心建成后将实现年产鱼子酱25-30吨,鱼肉500吨,附属物300吨,出口创汇2400万欧元,形成集“繁育、养殖、加工、出口、休闲”五位一体的鲟鱼产业布局。目前,全区已建成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养殖基地1个,年放养鲟鱼260吨,养殖小区4个,年放养鲟鱼8吨。基地直接带动38户农户养殖鲟鱼,促进农户增收300万元。

  三、加大农民素质培训力度,提供农民增收的智力支撑

  一是宣传发动多渠道。结合“村情百宝箱”、“专场招聘会”、“来料加工超市”等活动为载体,现场解读、宣传农民培训方针政策,发放《柯城区农民及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招生简章》6450多份、发放《柯城区“促进农民增收”免费培训班招生简章》2800多份,接受现场报名640人,全面掌握了解农民就业意愿和产业结构调整意向。二是培训内容多元化。围绕农民增收开展了维修电工、数控车工、化工试验工、缝纫工、计算机操作员、来料加工、农业实用技术等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培训班,使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产业发展、来料加工、招商引资相结合,有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三是考核测评经常化。通过完善政策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查考核等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截止目前,柯城区共培训农民1337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6%;新增转移就业(转产转业)803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0%;促进农民增收2842.4万元。

  四、着力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持续增长

  柯城区针对土地流转、农村金融、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问题,积极探索、深入实践、成效明显。一是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启动了土地流转网站平台建设,全区各乡镇、街道都已搭建好土地流转网站平台,并把土地流转与新农村建设、农业开发、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承包、租赁、建立合作社等形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今年来,全区已成功流转土地5600亩。二是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针对农民产业发展、就业创业中遇到的最大瓶颈——资金短缺,加大对农村金融支持的探索力度。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简化审批手续、扩大贴息范围、扩大贷款额度等举措,加大农业新兴产业金融扶持力度,截至7月底,全区已发放贷款232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1261户。启动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目前首批开展试点的石梁镇荞麦坞村和万田乡坦上村已成立互助资金社,共吸纳会员62名,入股资金21.2万元,社员借贷运行正常,第二批3个贫困村试点工作将在9月份启动。三是规范合作社运行。积极推广柯城区百庆稻米专业合作社(曹门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的做法,建立健全农民与合作社(企业)的利益分享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劳动力入股,变农民为股民,推动合作社(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并提升发展水平。全区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38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合作社5家,市级示范性合作社20家,区级规范化42家。

  五、认真落实扶农惠农政策,构筑农民增收保障体系

  着眼构筑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认真抓好中央和省、市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农村改革的深化。一是因地制宜,创新惠农扶持政策。今年,该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结合农民增收实际,制定了“推进农业转型升级26条政策”该政策涉及柑桔产业结构调整,柑桔品质提升,发展城郊型特色效益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进程,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等七个方面,比去年新增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进一步为农业产业转型提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加强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为规范惠农政策资金运作程序,努力构建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机制,自5月开始,全区开展了“惠农政策保落实”专项行动,各相关部门为开展此项行动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果,从实施范围、主要内容、操作流程、实施步骤等方面研究制定保障惠农政策落实的制度和措施,形成落实惠农政策的长效工作机制。

 

 

关于网站 | 常见问题解答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衢州市柯城区电子政务中心建设管理 浙ICP备05002281号
建议IE5.5,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