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领导之窗 -> 讲话文论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访问次数:
                              ——在全区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区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背景:一是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发展农村卫生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二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不断,如“非典”、禽流感等,使人们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到健康问题上来;三是今年7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决定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对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提出了明确要求;四是今年7月份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了建设“一个大省,四个强省”的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卫生强省”;五是今年8月30日,省委、省政府在杭州召开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习近平书记专门对重视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六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加强卫生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全区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正是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卫生工作,特别是农村卫生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


  会前,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农村卫生工作的汇报,对加强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刚才,副区长郑晓霞同志对我区近年来的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下阶段农村卫生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市卫生局柴伊玲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出了要求,也为我们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卫生工作既是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健康。建区20年来,我区的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农民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入开展农民健康科普教育,积极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二是在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农村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共同努力下,疾病的防治工作得到了加强;三是在传染病(包括一些地方病、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成效显著,20年来没有出现过传染病、地方病的爆发;四是加强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建设,先后投入2600余万元新建了城南医院老年医疗护理院、航埠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加强了农村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配套,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条件;五是实施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这是一项基础性的、惠及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共有15.94万名农民参保,参保率占全区农村人口的76.64%,为广大农民患病就医系上了一根“安全带”;六是加强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强了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启动了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下个月还将开展全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七是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这些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我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可以说,我区的农村卫生工作已经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农村卫生战线多年来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卫生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基础仍然相当薄弱,农村卫生事业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农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很不相适应。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前提。没有健康,人的全面发展便无从谈起。农村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正是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福祉所在。从我区的情况来看,全区40万人口中,有一半是在农村。当前,广大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一是教育,二是医疗,这些年来,我们在教育的均衡发展上力度很大,但农村卫生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在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40%左右。农民患病不能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严重地影响身体健康,也造成了生产力下降。从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患病两周的未就诊率为45.5%﹙1998年为33.2%),未住院率为30.3%,31.4%的农民采取自我医疗方式﹙1998年为21.4%﹚;在农村贫困户中,因疾病损伤导致贫困的为33.4%,与1998年相比有较大程度的增加;我国每年大约有13万人死亡于结核病,全国大约80%的结核病人来自于农村;2003年,全国内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约8万例,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很强烈,患病住院是农民最大的心腹之患,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少生病是当前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就是给农民群众雪中送炭,就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农村卫生的落后,是城乡发展失衡、“三农”问题突出的重要症结。由于农村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加上适合农民的保险体系不完善,这些年城乡居民享受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的差距不断扩大。相当多农民应看病而未去看病,以致小病拖成大病,重病熬成绝症,最后累及全家。据2003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城镇人均卫生事业费81.37元,农村人均卫生事业费为19.10元,城市为农村的4.26倍;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475.98元,农村居民为115.75元,城市为农村的4.11倍;城乡失业保险覆盖率,城市目前达71.7%,农村几乎为零;城乡居民预期寿命,城市为75.2岁,农村为69.5岁,城乡人口预期寿命相差6岁。从我区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占人口总数50%不到的城市人口,占据了80%以上的卫生资源,优质的医疗技术设备、人才均集聚在城区,相对而言,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农村卫生这个“软肋”。通过教育强“智”、卫生强“身”,让广大农民走上全面发展之路,从而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从根本上扭转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全面提高农村综合发展水平。


  (三)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和医疗服务,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为很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的。如古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他们把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作为执政者的三大理念之一,因此古巴的医疗保障制度相当健全,其医疗卫生方面的指标甚至和加拿大不相上下。这要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这么一个相对封闭、经济水平不高的国家,为什么政局会这么稳定呢?我认为,关键就是抓住了广大群众最最基本的需求。当前,从整个社会来看,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医疗服务待遇差距还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政府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农民很难真正享受到。这就如同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国家是有很多补贴的,但如果你没有上大学,这种补贴你就不可能享受到,医疗卫生也是一样,高等级医疗机构的很多先进设备,有很多是国家投资的,但是农民受高昂的费用所限,一般不太会去那些医院看病,所以也就根本无从享受。这个“鸿沟”不加以解决,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过多农民病后讳医、因病致贫,不仅加剧城乡差别和贫富分化,而且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个别农民因患重病得不到救助而自杀等过激行为,有的甚至采取报复社会的极端举动;一些农村发生传染病疫情、公共卫生环境污染、集体食物中毒等事件,都暴露了我们抵御农村卫生突发事件能力的薄弱,这是公共安全方面的严重隐患。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抓好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做好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在我区农村编织一张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安全网”。


  二、进一步明确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又必须实事求是。因为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农村卫生面临的所有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现阶段的能力出发,抓住农村卫生最薄弱的环节和最急迫的问题,明确目标、重点突破、扎实推进。当前最为紧迫的就是,要围绕让农民“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加强预防少生病”的目标,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


  “看得起病”,主要是通过政府支持、互助共济,让农民有钱看病,有一份基本的健康保障。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制度。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农民能够得到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


  “有地方看病”,主要是通过优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为农民提供及时、便捷、称心的基本医疗服务。要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大力建设农村社会化卫生服务网络,切实转变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农民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


  “加强预防少生病”,主要是通过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预防保健工作,从根本上增强农民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加强农村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和爱国卫生运动等,提高农民公共卫生素质,保障农村公共卫生安全。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当前着重是要抓好“四个一”,即:“建好一个网络、完善一项制度、强化一个机制、提高一种能力”。


  建好一个网络:就是要完善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根据目前我区卫生工作的情况和特点,要把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突出任务提到议事日程,抓好落实。一是要加强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建设。城南医院已升格为区人民医院,要按照二级医院的标准加快建设,加强人才、房屋和设备配备,提高急诊抢救能力,承担起全区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成为全区的医疗业务指导中心;区妇保院要加强妇幼保健管理能力建设,努力成为全区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区卫生监督所要按照省编委、卫生、财政部门确定的标准加强人员、设备配备,尽快达到区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标准,同时要完成航埠、石梁、花园等卫生监督分支机构的设置,形成全区的卫生监督网络。二是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目前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投入少、设施差、规模小、负债重、生存难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下决心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整合资源、转换机制、激发活力,做强中心卫生院,搞活乡镇卫生院,改革乡镇卫生院分院。要在每个乡镇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卫生院,承担当地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部分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三是要加强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卫生部门要编制规划,确保每个行政村有人从事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办医模式上,可由村民委员会举办,也可由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社会或有执业资格的个人承办等;在管理上要规范化,卫生部门要制定具体建设标准,加强考核。


  完善一项制度:就是要完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有效途径。我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总体上运行比较顺利,截止10月底,共为住院农民报销4480人次,实际报销金额437.2万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存在受益面不广、村集体垫资等问题。为此,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提高,切实把这一涉及党群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德政工程抓紧抓好。要加强宣传,使更多的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加强基金的管理,确保合作医疗资金“封闭运行,钱帐分离”,绝不允许挪用、截留资金,损害农民利益;加强规范服务,简化报销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农民提供方便,确保农民获取补助的方便性,确保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要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实行,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强化一个机制:就是要切实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随着全区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因素日益多样化,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我们必须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落实国家制订的一系列预防政策,对非典、鼠疫、霍乱、肝炎、出血热、结核病、艾滋病、禽流感等,要加强疫情监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要积极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深入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除四害”活动,加快农村乡镇垃圾中转站和村垃圾收集点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促进农民健康行为的形成。


  提高一种能力:就是要全面提高农村公共卫生的服务能力。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进一步深化乡镇卫生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在人事制度改革上,要逐步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选拔和招聘制,选拔作风好、懂业务、善管理的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担任院长,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和年终履职考核管理;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严格进行考核聘用,实现卫生人员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用人机制,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分配制度上,全面推行量化管理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行档案工资与执行工资分离,建立管理靠合同、分配靠贡献的用人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卫生工作者特别是骨干人员积极性。二是要改革乡镇卫生院发展模式。今后乡镇卫生院要在做好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前提下,根据群众实际医疗需求,合理确定医疗规模,突出做好农民急需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纠正不顾自身实际,上设备、铺摊子,盲目向医院型发展,形成卫生资源浪费,防止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本末倒置和医疗市场竞争无序问题。三是要全面提高卫技人员素质。要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和将医务人员送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卫技人员素质。要千方百计向外招聘卫技人员,主动上门到大中专院校招聘毕业生,要切实关心现有人才,积极采取措施,留住人才。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各级党委、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体现。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要切实履行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卫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定期研究,解决问题。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过问,督促落实。区委常委会将定期听取并研究农村卫生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加强督促检查,帮助基层解决农村卫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下步,区里还将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着力从领导机制、政策扶持、制度保障等方面推动农村卫生工作,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切实落实各项公共卫生服务。


  二是要研究制订规划。要从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当前区里正在编制的“十一•五”规划相结合,认真研究制订十一•五”期间我区的卫生工作发展规划。要根据中央的《决定》和省里的《实施意见》,认真研究制定柯城区农村卫生工作的长远规划和阶段性工作目标,做到切实可行,突出重点,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要增加经费投入。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关键在投入落实到位。在前段时间召开的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多项重大政策措施,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其中一个是从2005年起,全省按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5元以上的标准,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对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省财政将按每人每年10元的额度给予补助;还有一个是从2005年起,设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由政府按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给予提供2年1次的免费健康体检,对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省财政将给予全额补助。这些措施,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关怀。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筹措好农村卫生配套资金,确保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并根据中央和省的规定,积极落实免疫规划经费、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经费,逐步安排到位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的事业补助资金。各乡镇也要积极创造条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当地卫生事业的投入,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要形成工作合力。农村卫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卫生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卫生部门作为农村卫生的主管部门,要把发挥政府职能与利用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对农村卫生行业的管理与监督;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确保各项农村卫生事业资金到位,并加强监管,确保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发展改革部门要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农村卫生基础建设;民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宣传、人劳、建设、农业、科技等部门都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形成推进农村卫生工作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同志们,做好农村卫生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要求,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区农村卫生工作的新局面,努力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关于网站 | 常见问题解答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衢州市柯城区电子政务中心建设管理 浙ICP备05002281号
建议IE5.5,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